2024年“唱歌学中文——唱行成都”来华研学营营员合影。
孙晓和营员在成都玉林路演唱。
来自俄罗斯的伊丽莎白在弹古琴。
日前,2024年“唱歌学中文——唱行成都”来华研学营在成都落下帷幕,来自美国、德国、泰国、赞比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学员在这里开启了为期10天的研学之旅,不仅学习中文歌曲,还领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喜欢听中国歌曲
来自俄罗斯的伊丽莎白自幼便对音乐有极其浓厚的兴趣,在俄罗斯时常常参加声乐课程。“读大学时我决定挑战自己,于是开始学习中文,尝试用中文唱歌。我喜欢听柔和的中文歌曲,心情会变得很平静。脑海中甚至会浮现出李白诗中描绘的中国风景,还让我联想到齐白石的绘画作品。用心感受这些音乐,就会不自觉地爱上。”
来自泰国的孙晓说:“一次很偶然的机会,我接触到了中文歌。有一天,我看电视剧,剧中正好在播放中文歌曲,优美的旋律吸引了我,激发了我的好奇。”随着对中文歌曲了解的深入,她有了不一样的体会。“我认为中文歌的魅力在于歌词和旋律,一开始不知道歌词在表达什么,但我可以在旋律中找到答案,中文歌曲的情感表达非常有趣,我已经深深爱上了它。”
谈到对中文歌曲的感受时,孙晓说:“除了流行歌曲,我还很喜欢中国古典乐曲,这些曲子独具韵味,让我听得入迷,并且这些富有魅力的音乐激发了我对中国文化的探索欲。”
邱婧妍来自马达加斯加,在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学习,3年前接触到了中文歌曲。“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首名为《水调歌头》的歌曲,刚一听到旋律我就爱上了它,之后我几乎天天都听,慢慢地学会了歌词,也有了探索更多中文歌曲的念头。”她说,“很多中文歌曲的情感细腻,总能触动我的心,将我的思绪带到很远的地方。”
不约而同唱起《成都》
在研学营中,为了唱好中文歌,大家积极努力,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对伊丽莎白来说,最大的挑战是中文发音。“我和搭档会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发音,也很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,通过他们的指导,我的中文发音有了很大进步。”
伊丽莎白坦言:“我是第一次站上舞台为大家演唱中文歌曲,心中不免紧张。随着和大家熟悉起来,我也渐渐放松下来,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我很高兴音乐将我们联系在一起,在研学营期间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。一次出行路上,大家不约而同唱起了《成都》这首歌,那个场景让我动容,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,无论你在讲哪种语言,那一刻,音乐将我们紧密联结。”
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,是情感的桥梁,学员们在研学营不仅一起唱歌,还交流着生活中的点滴。
孙晓说:“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,对于音乐的热爱将我们聚在一起。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热情,旅程虽然短暂,但真诚的友谊是永远难忘的。”
她坦言,在学唱中文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。“很多中文歌曲背后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,如果不去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就很难理解和演绎整首歌的情感。”
“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,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……”伴随着悠扬的旋律,来自德国、加纳和赞比亚的3位营员在成都玉林路唱响《成都》,赢得阵阵掌声。
“《成都》是我学会的第一首中文歌,我从它开始了解中国。”来自加纳的营员王元自2020年开始学唱中文歌曲,以精进他的中文水平。通过歌词中的“成都”,他数次想象这座城市的轮廓,而今走进现实中的成都,他感慨道:“感觉就像在梦中一样,与歌词中描绘的场景并无二致。”在他看来,许多中文歌曲都蕴含着当地人的故事和生活方式,这也是中文歌曲的魅力所在。
行走中感受中华文化
学员们表示,此次研学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文歌曲的了解。
来自美国的营员展俊超表示,通过学习这首诗,看到了诗人杜甫对春雨的喜爱。“我也喜欢下雨天,这首诗非常适合我学习。”
这堂别样的中文课同样激发了德国营员包永俊的学习兴趣,他希望未来能更多学习杜甫的诗歌,深入感受中国诗歌的魅力。
研学期间,学员们还学唱《康定情歌》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等曲目,感受经典的魅力;也到成都大学和十二乐微博物馆参观,体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;还在三星堆博物馆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。
伊丽莎白说:“我了解到中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音乐传统和特色,未来如果有机会,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研究这些知识。”
随着研学营的圆满落幕,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不舍踏上了归途。他们不仅学会了多首中文歌曲,更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。
他们说,这段旅程如同一首歌,在他们心中久久回响,成为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记忆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